詞語 | 解釋 |
---|---|
土堠 | |
辰堠 | 辰堠 古代驛站間標(biāo)志道里的土壇。 唐 無名氏 《大唐傳載》:“ 鄭公 審 , 開元 中為殿中侍御史,充館驛使,令每傳舍立辰堠,自公始也?!?基本解釋 1.古代驛站間標(biāo)志道里的土壇。 網(wǎng)絡(luò)解釋 辰堠 古代驛站間標(biāo)志道里的土壇。唐無名氏《大唐傳載》:“鄭公審,開元中為殿中侍御史,充館驛使,令每傳舍立辰堠,自公始也?!? |
堠程 | 堠程 堠程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 chéng,意思是道路,旅程。 基本解釋 謂道路;旅程。 辭典解釋 堠程hòuchéngㄏㄡˋㄔㄥˊ 路程。古代以堠記里程,五里為單堠,十里為雙堠。 元.王逢〈乙丑秋書〉詩:「靜知天運密,老與堠程疏?!?網(wǎng)絡(luò)解釋 堠程 堠程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chéng,意思是道路,旅程。 |
鷺堠 | |
烽堠 | 烽堠 烽堠又稱墩堠、瞭望臺、瞭望塔、望樓、監(jiān)視塔、烽火臺,是高聳而可以供人瞭望周圍環(huán)境的塔樓式建筑。 中國明代墩堠備有草材(作用如烽火臺)、大銃、黑旗、白旗、燈籠等等。 基本解釋 見"烽候"。 網(wǎng)絡(luò)解釋 烽堠 烽堠又稱墩堠、瞭望臺、瞭望塔、望樓、監(jiān)視塔、烽火臺,是高聳而可以供人瞭望周圍環(huán)境的塔樓式建筑。 中國明代墩堠備有草材(作用如烽火臺)、大銃、黑旗、白旗、燈籠等等。 |
堠館 | 堠館 堠館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 guǎn,意思是猶館驛。 基本解釋 猶館驛。 網(wǎng)絡(luò)解釋 堠館 堠館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guǎn,意思是猶館驛。 |
斥堠 | 1.見"斥候"。 基本解釋 1.見"斥候"。 辭典解釋 斥堠chìhòuㄔˋㄏㄡˋ 瞭望敵情的碉堡。 清.曹貞吉〈滿庭芳.太華垂旒〉詞:「何年月,鏟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偵察敵情的哨兵?!杜f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jì)》:「甌脫頓空于內(nèi)地,斥堠全據(jù)于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埂段宕菲皆挘剖罚砩稀罚骸傅峦泵s至南宮,將劉鄩軍下斥堠的拿來,斷卻手臂而縱之去?!挂沧鳌赋夂颉?。 德語Kundschafter(S)? 網(wǎng)絡(luò)解釋 |
鷺堠 | 鷺堠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yuǎn)望?!焙笠蛞浴苞樮敝缸鏊挪旃ぷ鞯娜?。 清 王鵬運 《驀山溪·午發(fā)桃源明日抵清河矣》詞:“鷺堠懶于人,定憐客往還何驟?!?基本解釋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yuǎn)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 網(wǎng)絡(luò)解釋 鷺堠 《魏書·官氏志》:“以伺察者為候官,謂之白鷺,取其延頸遠(yuǎn)望。”后因以“鷺堠”指做伺察工作的人。清王鵬運《驀山溪 |
望婦堠 | 望婦堠 望婦堠,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wàng fù hòu,意思是古土臺名。 基本解釋 古土臺名。 網(wǎng)絡(luò)解釋 望婦堠 望婦堠,是一個漢語詞匯,讀音wàngfùhòu,意思是古土臺名。 |
墩堠 | 墩堠 【詞目】墩堠 【拼音】dūn hòu 【注音】 【釋義】了望敵情的堡壘,烽堠。 【示例】清 昭梿 《嘯亭雜錄·古長城》:“蜿蜒數(shù)千里,屯戍墩堠,猶有存者?!?基本解釋 1.了望敵情的堡壘,烽堠。 網(wǎng)絡(luò)解釋 墩堠 【詞目】墩堠 【拼音】dūnhòu 【注音】ㄉㄨㄣㄏㄡˋ 【釋義】了望敵情的堡壘,烽堠。 【示例】清昭梿《嘯亭雜錄·古長城》:“蜿蜒數(shù)千里,屯戍墩堠,猶有存者?!? |
墩堠 | 詞語解釋 墩堠 [ dūn hòu ] ⒈ 了望敵情的堡壘,烽堠。 引證解釋 ⒈ 了望敵情的堡壘,烽堠。 引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古長城》:“蜿蜒數(shù)千里,屯戍墩堠,猶有存者?!? |
延鷺堠 | 延鷺堠 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 明 楊慎 《丹鉛總錄·宮室·延鷺堠畫烏亭》:“余舊有《紀(jì)行》詩:‘山遮延鷺堠,江繞畫烏亭?!暇溆?元魏 改官制,以候望官為白鷺,取其延望之意,其時亭堠多刻鷺像也?!?基本解釋 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 網(wǎng)絡(luò)解釋 延鷺堠 指亭堠。古代邊境上專用以候望敵情者。明楊慎《丹鉛總錄·宮室·延鷺堠畫烏亭》:“余舊有《紀(jì)行》詩:‘山遮延鷺堠,江繞畫烏亭?!暇溆迷焊墓僦?/td> |
兵堠 | 兵堠 兵堠,讀音為bīng hòu,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 基本解釋 1.古代用來了望敵情的土堡。 網(wǎng)絡(luò)解釋 兵堠 兵堠,讀音為bīnghòu,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古代用來瞭望敵情的土堡。 |
野堠 | |
驛堠 | 驛堠 拼音:yì hòu 注音: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 宋 劉止一 《驀山溪》詞:“清興與誰同,探梅蕚,溪橋驛堠?!?元 揭傒斯 《送尹十六善叟謁告歸茶陵會葬賢兄處士》詩:“望山占驛堠,聽雁作城更。” 基本解釋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 網(wǎng)絡(luò)解釋 驛堠 拼音:yìhòu 注音:ㄧˋㄏㄡˋ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宋劉止一《驀山溪》詞:“清興與誰同,探梅蕚,溪橋驛堠?!痹覀菟埂端鸵欺胖]告歸茶陵會葬賢 |
兵堠 | 詞語解釋 兵堠 [ bīng hòu ] ⒈ 古代用來了望敵情的土堡。 引證解釋 ⒈ 古代用來了望敵情的土堡。 唐 皮日休 《魯望讀襄陽耆舊傳見贈五百言次韻》:“爰從 景升 死,境上多兵堠。 引 檀溪 試戈船, 峴嶺 屯貝胄?!? |
津堠 | 詞語解釋 津堠 [ jīn hòu ] ⒈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引證解釋 ⒈ 渡口上供瞭望用的土堡。 引 宋 周邦彥 《蘭陵王·柳》詞:“悽惻,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 |
堠煙 | 堠煙 堠煙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 yān ,指烽煙。 基本解釋 烽煙。 網(wǎng)絡(luò)解釋 堠煙 堠煙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yān,指烽煙。 |
斥堠 | 詞語解釋 斥堠 [ chì hòu ] ⒈ 見“斥候”。 引證解釋 ⒈ 見“斥候”。 國語辭典 斥堠 [ chì hòu ] ⒈ 瞭望敵情的碉堡。 引 清·曹貞吉〈滿庭芳·太華垂旒〉詞:「何年月,鏟平斥堠,如掌看春耕?」 ⒉ 偵察敵情的哨兵。也作「斥候」。 引 《舊唐書·卷一八·宣宗本紀(jì)》:「甌脫頓空于內(nèi)地,斥堠全據(jù)于新封,莫大之休,指期而就?!?《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上》:「德威急忙趕至南宮,將劉鄩軍下斥堠的拿來,斷卻手臂而縱之去?!?德語 Kundschafter (S)? |
郵堠 | 郵堠 yóu hòu 郵堠(郵堠) 亦作“ 郵候 ”。 傳舍,館驛。 唐 元稹 《序》:“然而二十年間,禁省、觀寺、郵候墻壁之上無不書,王公妾婦、牛童馬走之口無不道。”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若使吾心為郵候,憂樂喜怒,至而不久舍,毋令少宿則善矣?!?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八:“ 孔承恭 上言:舉令文‘賤避貴’之類四條,乞置木牌,立于郵堠,以為民告訴,行之。” 基本解釋 1.亦作"郵候"。2.傳舍,館驛。 網(wǎng)絡(luò)解釋 郵堠 yóuhòuㄧ |
驛堠 | 驛堠 拼音:yì hòu 注音: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 宋 劉止一 《驀山溪》詞:“清興與誰同,探梅蕚,溪橋驛堠?!?元 揭傒斯 《送尹十六善叟謁告歸茶陵會葬賢兄處士》詩:“望山占驛堠,聽雁作城更?!?基本解釋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 網(wǎng)絡(luò)解釋 驛堠 拼音:yìhòu 注音:ㄧˋㄏㄡˋ 古時筑在驛道旁用以計里程的土壇。宋劉止一《驀山溪》詞:“清興與誰同,探梅蕚,溪橋驛堠?!痹覀菟埂端鸵欺胖]告歸茶陵會葬賢 |
邊堠 | 邊堠 邊堠 古代設(shè)置于邊地以探望敵情的土堡。 宋 陸游 《敘州》詩:“須信時平邊堠靜,傳烽夜夜到西樓。”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八:“ 盧詢祖 斥脩邊堠,作《長城賦》?!?基本解釋 古代設(shè)置于邊地以探望敵情的土堡。 網(wǎng)絡(luò)解釋 邊堠 邊堠 古代設(shè)置于邊地以探望敵情的土堡。宋陸游《敘州》詩:“須信時平邊堠靜,傳烽夜夜到西樓?!泵魍跏镭憽端囋坟囱浴肪戆耍骸氨R詢祖斥脩邊堠,作《長城賦》。” |
堠火 | 堠火 堠火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 huǒ,意思是烽火。 基本解釋 1.烽火。 網(wǎng)絡(luò)解釋 堠火 堠火是漢語詞語,讀音hòuhuǒ,意思是烽火。 |
驛堠 | |
石堠 | 石堠 石堠是漢語詞匯,讀音shíhòu,出自《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基本解釋 路旁記里的石堆。亦泛指用作表識的石堆。 網(wǎng)絡(luò)解釋 石堠 石堠是漢語詞匯,讀音shíhòu,出自《送少府田中丞入西蕃》。 |
封堠 | 封堠 封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ēng hòu,是指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基本解釋 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網(wǎng)絡(luò)解釋 封堠 封堠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fēnghòu,是指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
嶺堠 | 嶺堠 lǐng hòu 嶺堠(嶺堠) 山上的土堡。 唐 許棠 《寄建州姚員外》詩:“ 嶺 堠蠻云積, 閩 空瘴雨垂?!?基本解釋 山上的土堡。 網(wǎng)絡(luò)解釋 嶺堠 lǐnghòuㄌㄧㄥˇㄏㄡˋ 嶺堠(嶺堠) 山上的土堡。唐許棠《寄建州姚員外》詩:“嶺堠蠻云積,閩空瘴雨垂?!? |
堠樓 | 堠樓 堠樓(堠樓)是漢語詞語,拼音hòu lóu ,是古建筑名稱,瞭望敵情的哨樓。 基本解釋 瞭望敵情的哨樓。 網(wǎng)絡(luò)解釋 堠樓 堠樓(堠樓)是漢語詞語,拼音hòulóu,是古建筑名稱,瞭望敵情的哨樓。 |
嶺堠 | 詞語解釋 嶺堠 [ lǐng hòu ] ⒈ 山上的土堡。 引證解釋 ⒈ 山上的土堡。 引 唐 許棠 《寄建州姚員外》詩:“嶺 堠蠻云積, 閩 空瘴雨垂?!? |
封堠 | 詞語解釋 封堠 [ fēng hòu ] ⒈ 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劃分疆界和分程記里的土墩。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