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 | 解釋 |
---|---|
宣于 | |
宣烈 | 宣烈 宣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uān liè,是指南朝宋舞名。 基本解釋 南朝宋舞名。 網(wǎng)絡解釋 宣烈 宣烈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uānliè,是指南朝宋舞名。 |
宣撫 | 宣撫 宣撫,讀音xuān fǔ,漢語詞語,是指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區(qū)傳達皇帝命令并安撫軍民﹑處置事宜,稱為宣撫。 基本解釋 朝廷派遣大臣赴某一地區(qū)傳達皇帝命令并安撫軍民、處置事宜,稱為“宣撫”。 辭典解釋 宣撫xuānfǔㄒㄩㄢㄈㄨˇ 朝廷派遣大臣傳達命令,安撫軍民。 職官名。宋代逢軍旅大事時,派遣前往鎮(zhèn)撫的軍政長官。明清時改為常設武職,多由 邊地土人世襲。 也稱為「宣撫使」。 網(wǎng)絡解釋 宣撫 宣撫,讀音xuānfǔ,漢語詞語,是指朝廷 |
宣請 | |
筆宣 | 詞語解釋 筆宣 [ bǐ xuān ] ⒈ 謂以文字表達。 引證解釋 ⒈ 謂以文字表達。 引 清 沉復 《浮生六記·閑情記趣》:“佛手木瓜亦有供法,不能筆宣?!? |
宣教 | 宣教 宋代迪功郎的別稱。 宋·莊季裕 《雞肋編》卷上:“ 周曼,衢州開化縣孔家步人。 紹興二年,以特奏名補右迪功郎,授潭州善化縣尉待闕。有人以柬與之,往尋周官人家。 曼怒曰:‘我是宣教,甚喚作官人?看汝主人面,不欲送汝縣中吃棒。’” 基本解釋 宣教 xuānjio [propagandaandeducation]宣傳教育 辭典解釋 宣教xuānjiàoㄒㄩㄢㄐㄧㄠˋ 宣示教令。 《北齊書.卷三九.祖珽傳》:「令子先宣教,出倉粟十車,為僚官捉送。 」 宣導教化。 唐.柳宗元 |
宣慰司 | 宣慰司 宣慰司是介于省與州之間的一種偏重于軍事的監(jiān)司機構,一般掌管軍民之事。是地方機構。宣慰司長官官稱宣慰使,是負有承上啟下的一個地方區(qū)劃的軍政最高長官。 宣慰司這一機構最早見于金朝,元朝時在全國范圍內(nèi)普遍設立。到明清時則只在少數(shù)民族聚居地區(qū)設立,宣慰司數(shù)量比前朝要少。 基本解釋 元置宣慰使司,管理軍民事務,分道掌管郡縣,為行省和郡縣間的承轉機關。明清時不設于內(nèi)地,而獨存于土司。參閱《文獻通考》卷六十﹑瞿 |
宣賜 | 宣賜 宣賜,漢語詞語,拼音是xuān cì,解釋是帝王賞賜。 基本解釋 謂帝王賞賜。 網(wǎng)絡解釋 宣賜 宣賜,漢語詞語,拼音是xuāncì,解釋是帝王賞賜。 |
夾宣 | 夾宣 jiā xuān 亦作雙宣。指雙層或多層的宣紙。 分為夾宣,二層夾,三層夾?,F(xiàn)代裝裱多用其覆褙用。夾宣是在抄制時與單宣的抄制手法不同或紙漿稠而使紙加厚:是一種在抄造時需經(jīng)二次或三次抄制的加厚宣紙。夾宣也可用于書法。產(chǎn)地多為涇縣和夾江。規(guī)格有1米×2米·97cm×180cm. 85cm×220cm 55cm×220cm等。其中涇縣雙宣吸水性好。平整性好,夾江雙宜有韌性,不易折。魯迅《書信集·致鄭振鐸》:“我在上海所見的,除上述二種外,僅有單宣,夾宣(或云 |
至圣文宣王 | 孔子的謚號。詳"至圣先師"。 基本解釋 孔子的謚號。詳"至圣先師"。 |
宣德爐 | |
宣勞 | 宣勞 宣勞,漢語詞匯。 拼音: xuān láo, 意思是:1.降旨慰勞。2.盡力,效勞。 基本解釋 宣勞 xuānlo (1)[serve]∶出力,效命 為事業(yè)宣勞 (2)[issueadecreeofawardingone'sservices]∶表達慰勞之意 辭典解釋 宣勞xuānláoㄒㄩㄢㄌㄠˊ 盡力效勞。 宋.楊萬里〈雨后郡圃行散〉詩:「主管園林鶯稱意,巡行荷芰鷺宣勞。」 宣勞xuānlàoㄒㄩㄢㄌㄠˋ 宣旨慰勞。 《陳書.卷三.世祖本紀》:「甲寅,分遣使者宣勞四方。」 《北史.卷九八.蠕蠕傳》:「明帝臨西堂,引見阿那 |
宣鬯 | 宣鬯 宣鬯,拼音為xuān chàng ,宣暢。鬯,通“ 暢 ”。 基本解釋 宣暢。鬯,通"暢"。 網(wǎng)絡解釋 宣鬯 宣鬯,拼音為xuānchàng,宣暢。鬯,通“暢”。 |
宣贊 | |
宣吐 | 宣吐 宣吐,讀音為xuān tǔ ,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宣讀,當眾朗讀。 基本解釋 宣讀,當眾朗讀。 辭典解釋 宣吐xuāntǔㄒㄩㄢㄊㄨˇ 發(fā)表言論。 《晉書.卷三五.裴秀傳》:「楷善宣吐,左右屬目?!?網(wǎng)絡解釋 宣吐 宣吐,讀音為xuāntǔㄒㄨㄢㄊㄨˇ,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宣讀,當眾朗讀。 |
宣氣 | 宣氣 宣氣,謂發(fā)散陽氣,以生萬物。 基本解釋 1.謂發(fā)散陽氣,以生萬物。2.宣泄滯氣。 網(wǎng)絡解釋 宣氣 宣氣,謂發(fā)散陽氣,以生萬物。 |
宣戰(zhàn) | 宣戰(zhàn) (詞語)規(guī)定開戰(zhàn)前需經(jīng)宣戰(zhàn)的國際條約是1907年海牙第3公約,即《關于戰(zhàn)爭開始的公約》。該約第 1條規(guī)定:“締約各國承認,除非有預先而明確無誤的警告,彼此間不應開始敵對行為。 基本解釋 宣戰(zhàn) xuānzhn [declarewar]一個國家、集團宣布與另一個國家、集團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 辭典解釋 宣戰(zhàn)xuānzhànㄒㄩㄢㄓㄢˋ 正式對外發(fā)表與敵方開戰(zhàn)或向他方挑戰(zhàn)。 如:「談判破裂,兩國正式宣戰(zhàn)?!?英語todeclarewar 德語Kriegserkl?rung(S,Mil)? 法語Déclarationdeguerre 網(wǎng) |
宣錫 | 宣錫 宣錫 ,漢語詞語,讀音為xuān xī ,意思是宣賜。指皇帝賞賜,出自《宮詞》。 基本解釋 宣賜。指皇帝賞賜。 網(wǎng)絡解釋 宣錫 宣錫,漢語詞語,讀音為xuānxī,意思是宣賜。指皇帝賞賜,出自《宮詞》。 |
宣曜 | |
宣戰(zhàn) | 詞語解釋 宣戰(zhàn) [ xuān zhàn ] ⒈ 一個國家、集團宣布與另一個國家、集團進入戰(zhàn)爭狀態(tài)。 英 declare war; 引證解釋 ⒈ 一國或集團宣布同另一國或集團開始處于戰(zhàn)爭狀態(tài)。 引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近代史稿》第二章第二節(jié):“1841年1月底, 清 政府在接到 沙角、大角 炮臺失守的報告后決定對 英 宣戰(zhàn),聲討侵略者的罪狀?!?⒉ 謂宣布與某一事物作斗爭。 引 魯迅 《墳·再論雷峰塔的倒掉》:“他肯對 子路 賭咒,卻不肯對鬼神宣戰(zhàn)。” 國語辭 |
宣奪 | |
宣葬 | |
宣賜 | |
宣麻 | |
宣和殿 | |
宣毫 | |
宣明王 | |
宣恩 | |
講宣 | 講宣 講宣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ǎng xuān,指講說宣導。 基本解釋 講說宣導。 網(wǎng)絡解釋 講宣 講宣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是jiǎngxuān,指講說宣導。 |
宣科 | 宣科 宣科,男,音樂民族學家, 1930 年生,藏裔納西族,云南省麗江人,教會學校畢業(yè)?,F(xiàn)已從麗江地區(qū)實驗中學退休,從事音樂研究。 基本解釋 念誦。 辭典解釋 宣科xuānkēㄒㄩㄢㄎㄜ 高聲念誦。 元.關漢卿《雙赴夢.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如:「照本宣科」。 網(wǎng)絡解釋 宣科 宣科,男,音樂民族學家,1930年生,藏裔納西族,云南省麗江人,教會學校畢業(yè)?,F(xiàn)已從麗江地區(qū)實驗中學退休,從事音樂研究。 |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