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朗讀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潮水還歸海,流人卻到吳。 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珠。 聞說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若耶好,莫道此行難。 猿嘯千溪合,松風五月寒。 他年一攜手,搖艇入新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李白 古詩翻譯
潮來朝去,終歸大海,你卻被流放到東吳。
我們此地相逢,彼此各有酸楚,相對淚漣漣,猶如斷線的明珠。
聽說金華渡口,東邊有五百個河灘。
那里的風光比若耶溪好多了,你就別嘆息路途艱難。
兩岸猿嘯千里,五月山風依然寒冷。
待來年,我們哥兒倆再攜手搖船游覽新安江。
《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李白 古詩簡析
這兩首當作于李白賜金還山之后。“日南珠”是神話故事中的事物?!抖蹿び洝防镎f,離長安九千里的日南之地,“人長七尺,披發(fā)至踵,乘犀象之車。乘象入海底取寶,宿于鮫人之舍,得淚珠,則鮫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比漳现槭巧裨捴械臏I珠,很難得,當然很寶貴。由此可見詩人與韋參軍的情誼之深。《見京兆韋參軍量移東陽二首》的詩詞大意
潮水回來海,流人退卻到吳。相逢問愁苦,淚盡日南珍珠。
一聽金華渡,東連五百灘。
全勝如果嗎好,別說這行很難。
猿嘯千溪匯合,松風五月寒。
一年一手拉手,搖艇進入新安。
* 以上翻譯來自百度翻譯(AI),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