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鎡的詩詞(3首)
張鎡的簡介
張鎡,字功甫,原字時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號約齋。居臨安,卜居南湖。循王張俊之曾孫。隆興二年(1164),為大理司直。淳熙年間直秘閣通判婺州。慶元初為司農(nóng)寺主簿,遷司農(nóng)寺丞。開禧三年(1207)與謀誅韓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彌遠,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編管,卒于是年后。張鎡出身華貴,能詩擅詞,又善畫竹石古木。嘗學詩于陸游。尤袤、楊萬里、辛棄疾、姜夔等皆與之交游?!洱R東野語》載“其園池聲妓服玩之麗甲天下”,又以其牡丹會聞名于世。
-
宋代:張鎡七個圈兒為歲數(shù),年年用墨糊涂。
一圈又剩半圈馀。
看看云蔽月,三際等空虛。
縱使古稀真?zhèn)€得,後來爭免嗚呼。
肯閑何必更懸車。
非關輕利祿,自是沒工夫。 -
宋代:張鎡藤床巧織波文小。
翻書欲睡鶯驚覺。
繞舍燦明霞。
短長旌節(jié)花。
此身無系著。
南北東西樂。
碧宇朗吟歸。
天風香染衣。 -
宋代:張鎡風流不把花為主。
多情管定煙和雨。
瀟灑綠衣長。
滿身無限涼。
文箋舒卷處。
似索題詩句。
莫憑小闌干。
月明生夜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