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焙蠹匆浴傍櫭┥健北扔魅怂赖膬r值輕重懸殊。亦作:鴻毛泰岱。
⒈ 亦作“鴻毛泰岱”。
引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人固有一死,或重於 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br />章炳麟 《<敢死論>跋語》:“若必選擇死所,而謂鴻毛 泰山,輕重有異,則雖值當死之事,恐亦不能死矣?!?br />郭沫若 《戰(zhàn)聲集·<歸國雜吟>之三》:“四十六年餘一死,鴻毛 泰岱 早安排?!?/span>
⒈ 比喻二者輕重懸殊,多指生命價值的重大和輕微。
引語本《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