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指出他人過失而加非議、辱罵。
例常以儒相詬病。——《禮記·儒行》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英take to task; criticize severely;
⒈ 侮辱。后引申為指責或嘲罵。
引《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br />鄭玄 注:“詬病,猶恥辱也?!?br />晉 干寶 《晉紀總論》:“若夫 文王 日昃不暇食, 仲山甫 夙夜匪懈者,蓋共嗤點以為灰塵,而相詬病矣?!?br />元 揭傒斯 《送劉以德赴化州學正序》:“而猶未能浸淫乎 三代 之教者,旬宣之道未盡,廉恥之化未興,詬病之風未除也?!?br />夏衍 《也談戲劇語言》:“‘戲劇語言’之受人詬病,說來也已經是‘老奶奶的被窩--蓋有年矣’的事了?!?/span>
⒈ 恥辱。引申為譏罵、指摘。宋·蘇軾〈與李公擇書〉:「非兄,仆豈發(fā)此?看訖,便火之,不知者以為詬病也?!挂沧鳌冈崊枴?。
引《禮記·儒行》:「今眾人之命儒也妄,常以儒相詬病。」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