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有白虎圖像的旗。古代用作傳布朝廷政令或軍令的符信。
⒈ 有白虎圖像的旗。古代用作傳布朝廷政令或軍令的符信。
引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魏 朝有青龍幡、朱雀幡、玄武幡、白虎幡、黃龍幡五,而以招四方……今 晉 朝唯用白虎幡?!?br />《宋書·百官志》:“殿中將軍……朝會宴饗,則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zhí)白虎幡監(jiān)之。”
《南史·蕭穎胄傳》:“初, 山陽 出 南州,謂人曰:‘朝廷以白虎幡追我,亦不復還矣?!?br />唐 避 太祖 李虎 諱,改為“白武幡”或“白獸幡”。 《晉書·職官志》:“久之, 武帝 每出入, 勰 持白獸幡在乘輿左右,鹵簿陳列齊肅?!?br />《北史·封敕文傳》:“敕文 謀於眾曰:‘困獸猶鬭,而況於人。’乃以白武幡宣告賊眾,若能歸降,原其生命。應時降者六百餘人?!?br />《隋書·禮儀志三》:“受降使者一人,給二馬軺車一乘,白獸幡及節(jié)各一?!?/span>
⒈ 有白虎圖形的旗子,用來詔令傳信。
引《宋書·卷四〇·百官志下》:「朝會宴饗,則將軍戎服,直侍左右,夜開城諸門,則執(zhí)白虎幡監(jiān)之。」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