讬名 (1).寄托名聲?!稘h書·韋玄成傳》:“古之辭讓,必有文義可觀,故能垂榮於后。今子獨壞容貌,蒙恥辱,為狂癡,光曜晻而不宣。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2).謂借重他人或他事以揚名。《后漢書·文苑傳下·趙壹》:“既出,往造 河南 尹 羊陟 ,不得見。 壹 以公卿中非 陟 無足以托名者,乃日往到門?!?宋 曾鞏 《擬辭免修五朝國史狀》:“況以文字薄技,得因圣 宋 大典,托名萬世,學士大夫,莫不愿備其任?!?(3).依仗名分。 漢 班昭 《女誡·和叔妹》:“若夫惷愚之人,於嫂則托名以自高,於妹則因寵以驕盈?!?(4).假借名義。 漢 趙曄 《吳越春秋·吳泰伯傳》:“二人托名采藥於 衡山 ,遂之 荊蠻 。”《三國志·吳志·周瑜傳》:“ 瑜 曰:‘不然。 操 雖托名 漢 相,其實 漢 賊也。’”《佛說恒水經》:“四輩人托名為弟子,不能奉持明戒,不欲學問,心意猶豫,恐不得道故,是為前卻弟子。” 明 沈德符 《野獲編·佞幸·詐稱佞幸》:“佞幸用事,奸人輩因而矯詔托名,無忌憚至此,今古蓋一轍云?!?/p>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