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運 漕運是我國歷史上一項重要的經(jīng)濟措施。用今天的話來說,它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調運糧食(主要是公糧)的一種專業(yè)運輸。中國古代歷代封建王朝將征自田賦的部分糧食經(jīng)水路解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運輸方式。水路不通處輔以陸運,多用車載(山路或用人畜馱運),故又合稱“轉漕”或“漕輦”。運送糧食的目的是供宮廷消費、百官俸祿、軍餉支付和民食調劑。這種糧食稱漕糧,漕糧的運輸稱漕運,方式有河運、水陸遞運和海運三種。狹義的漕運僅指通過運河并溝通天然河道轉運漕糧的河運而言。
漕運cáoyùn
[watertransportofgraintothecapital(infeudaltimes)]舊指由水路往京城運糧或運送軍糧
舊時從水路運米供給京城或供應軍旅等,稱為「漕運」。唐宋以來,設有專官掌理。
英語(old)?totransportbywater,toshipgrainastax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