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仗 對仗,中古時詩歌格律的表現之一。詩詞中要求嚴格的對偶,稱為對仗。對仗主要包括詞語的互為對仗和句式的互為對仗兩個方面。對仗多用于駢文。 對仗又稱隊仗、排偶。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tài),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有如公府儀仗,兩兩相對。對仗與漢魏時代的駢偶文句密切相關,可以說是由駢偶發(fā)展而成的,對仗本身應該也是一種駢偶。
對仗duìzhàng
(1)[antithesis;matchbothsoundandsenseintwopoeticlines]∶[律詩、駢文等]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
(2)[wagewar]〈方〉∶交戰(zhàn)
對著儀仗。唐時正殿設有儀仗,中書、門下及三品官奏事,及御史彈劾百官,都是對著儀仗上奏。
《舊唐書.卷九二.蕭至忠傳》:「舊制:大臣有被御史對仗劾彈者,即俯僂趨出,立于朝堂待罪。」
《資治通鑒.卷二一一.唐紀二十七.玄宗開元五年》:「諸司皆于正牙奏事,御史彈百官,服豸冠,對仗讀彈文?!?br>
詩文中句子的對偶。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對仗固須工整,而亦有一聯中句自為對偶者?!?br>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