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息 太息又名嘆息,嘆氣,指情志抑郁,胸悶不暢時發(fā)出的長吁或短嘆聲的癥狀。太息之后自覺寬舒,是情志不遂,肝氣郁結(jié)之象。
太息tàixī
(1)[haveadeepsign]即“嘆氣”。
(2)生理現(xiàn)象。以呼氣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稱為一息,一息脈動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脈五動,脈診上稱為“閏以太息”。病理情況下,若患者頻頻吸氣,稱為善太息,它是一個癥狀,可由肝膽郁結(jié),肺氣不宜引起
(3)表示某種感情
陳涉太息回。——《史記·陳涉世家》
感動太息。——清·張廷玉《明史》
大聲嘆氣。
《楚辭.屈原.離騷》:「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br>《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臨出門時,安紹山還把手一拱,說道:『前途努力,為國自愛!』說完這句句,掩面而入。勞航芥又不勝太息?!?br>
德語Seufzer(S)?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