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運用生僻的典故、詞藻以顯示機巧的言辭或文字。
⒈ 運用生僻的典故、詞藻以顯示機巧的言辭或文字。 《南史·宋彭城王義康傳》:“袁淑 嘗詣 義康。
引義康 問其年,答曰:‘ 鄧仲華 拜袞之歲。’ 義康 曰:‘身不識也?!?淑 又曰:‘ 陸機 入 洛 之年。’ 義康 曰:‘身不讀書,君無為作才語見向?!?br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三:“宋 景文公 作《唐書》,尚才語,遂多易前人之言。”
清 梅曾亮 《<柏枧山房詩集>自序》:“今則對客進(jìn)牘,字惟談歡;舉杯當(dāng)歌,聲必論慼。以常談為才語,謂暴謔為高言。此又一蔽也。”
⒈ 言辭注重文飾,好用典故。
引《南史·卷一三·宋宗室及諸王傳上·武帝諸子傳》:「身不讀書,君無為作才語見向?!?/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