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用刻漏計時,一晝夜分百刻。
⒈ 古代用刻漏計時,一晝夜分百刻。
引唐 李德裕 《懷山居邀松陽子同作》詩:“晝夜百刻中,愁腸幾回絶?!?br />明 劉基 《夜坐》詩之二:“銅壺管領(lǐng)催華髮,一夜應(yīng)添百刻長。”
明 陸垹 《簣齋雜著·歲差》:“如定日之法,一日百刻?!?/span>
⒈ 古時刻漏計時的刻度,一日可分為一百刻。
引晉·陸機〈漏刻賦〉:「度晝夜乎一箭,抱百刻以駿浮?!?br />《舊唐書·卷三五·天文志上》:「面上為兩界,內(nèi)外為周天百刻?!?/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