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斑駁,色彩錯雜貌。
⒉ 斑斑點點而有剝落。
⒈ 斑駁,色彩錯雜貌。
引五代 歐陽炯 《題景煥畫應天寺壁天王歌》:“臂橫鷹爪尖纖利,腰纏虎皮斑剝紅?!?br />明 周湞 《池口舟中見九華山》詩:“嵁霞上斑剝,石乳下碖硱。”
臧克家 《自己的寫照》:“武昌,這座斑剝的古城?!?/span>
⒉ 斑斑點點而有剝落。
引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附錄·題大令保母帖》詩:“點畫微微見斑剝,陶坯泥沙相雜糅?!?br />明 蔣一葵 《長安客話·極樂寺》:“殿前剔牙松數(shù)株,松身鮮翠嫩黃,斑剝若魚鱗,大可七八圍,蓋奇物也?!?br />清 吳偉業(yè) 《畫中九友歌》:“尊彝斑剝探 商 周,得意換卻千金裘?!?/span>
⒈ 斑駁剝落。
例如:「斑剝的墻壁經過粉刷后,煥然一新?!?/span>
近剝落
⒉ 雜色的斑紋。
引明·周湞〈池口舟中望九華山〉詩:「嵁霞上斑剝,石乳下碖碅。」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