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后漢書·應(yīng)奉傳》“奉少聰明”李賢注引三國·吳·謝承《后漢書》:“奉年二十時,嘗詣彭城相袁賀,賀時出行閉門,造車匠于內(nèi)開扇出半面視奉,奉即委去。后數(shù)十年于路見車匠,識而呼之。”后因用以稱瞥見一面〔多指相識不深,雖見過半面而了解不多〕。臉面的一半或部分。古代遮面之具。半邊,旁邊。
⒈ 后因用以稱瞥見一面。
引《后漢書·應(yīng)奉傳》“奉 少聰明” 李賢 注引 三國 吳 謝承 《后漢書》:“奉 年二十時,嘗詣 彭城 相 袁賀,賀 時出行閉門,造車匠於內(nèi)開扇出半面視 奉,奉 即委去。后數(shù)十年於路見車匠,識而呼之?!?br />《北齊書·楊愔傳》:“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
唐 錢起 《贈李十六》詩:“半面喜投分,數(shù)年欽盛名?!?/span>
⒉ 臉面的一半或部分。
引明 湯顯祖 《牡丹亭·驚夢》:“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西游補》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淚,單單露出半面,望著 項羽,似怨似怒?!?/span>
⒊ 古代遮面之具。
引清 高士奇 《天祿識馀·金羅半面》:“元仁宗 宴羣臣於 長春殿,供事內(nèi)臣進饌,有咳病,帝惡其不潔,命為疊金羅半面圍之,許露兩眼,下垂至胸,自是進饌者以此為例?!?/span>
⒋ 半邊,旁邊。
引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六章:“半面又閃出一個戴大蓋帽的, 胡 匪排長馬上也立正了。”
柳青 《銅墻鐵壁》第十六章:“那 胡 匪兵讓他們站在半面,他往地上鋪麥草?!?/span>
⒈ 半邊臉。
引《三國演義·第八回》:「卓方食,布偷目竊望,見繡簾內(nèi)一女子往來觀覷,微露半面,以目送情?!?/span>
⒉ 比喻瞥見一面。
引《北齊書·卷三四·楊愔傳》:「其聰記強識,半面不忘?!?br />唐·錢起〈贈李十六〉詩:「半面喜投分,數(shù)年欽盛名?!?/span>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