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如灰燼之消散泯滅。
⒈ 如灰燼之消散泯滅。
引《后漢書·陳龜傳》:“或舉國掩戶,盡種灰滅,孤兒寡婦,號哭空城。”
南朝 宋 謝惠連 《祭古冢文》:“刻木為人……初開見,悉是人形,以物棖橃之,應(yīng)手灰滅?!?br />宋 蘇轍 《黃樓賦》:“山高水深,草生郊墟。蓋將問其遺老,既已灰滅而無餘矣,故吾將與子弔古人之既逝,閔 河 決於疇昔。”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誅妖檄文》:“妖崽今尚未滿五歲,行見權(quán)奸得志,禍變尋生,餘燼雖存,不久自灰滅矣?!?/span>
⒈ 消滅、泯滅。
引《魏書·卷三八·刁雍傳》:「逮乎秦皇,翦棄道術(shù),灰滅典籍,坑燼儒士。」
《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身首被梟懸之誅,妻孥受灰滅之咎。」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wǎng)絡(luò)或由網(wǎng)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zé)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wǎng)友為主,僅供學(xué)習(xí)。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