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承受。
例接受演說的邀請。
英accept;
⒉ 采納。
例接受新思想。
英take up;
⒈ 收受。
引《元典章·刑部十·回錢》:“若擬全科,終是未曾接受文狀,即與 蘭溪州 知州 賈也先 所犯無異。”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十三》:“后數日, 涇泉 來舉奠……凡酒與湯飯之類,皆 涇泉 執(zhí)奠,其子 于善 接受,捧置靈幾前,不用從人?!?br />清 黃六鴻 《?;萑珪どW任·查交代》:“正以其錢糧款項繁多,頭緒極難清理,故思蒙混新官,以希接受。”
⒉ 對事物容納而不拒絕。
引張?zhí)煲?《華威先生》:“我想你們諸位青年同志一定會接受我的意見。”
魏巍 《擠垮它》一:“那個洪亮的聲音著重地說,一定要接受經驗?!?/span>
⒈ 收受、接納。
例如:「接受訪問」、「接受表揚」。
近接納 接收
反拋棄 反對 提出 推辭 拒絕 謝絕 疏遠 遠離
英語to accept, to receive
德語Akzeptanz (S)?, Rezeption, Empfang (S)?, akzeptieren (V)?, empfangen, annehmen, entgegennehmen (V)?
法語accepter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lián)系QQ:155329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