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形:表現;色:面容。仗義不平之氣在臉上流露出來。【出處】《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薄臼纠繀巧p甫“~”地舉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邊上猛擊一下。 ◎茅盾《子夜》五
義形于色yìxíngyúsè
[withindignationwrittenonone'sface;one'sfaceshowsnocompromisewithevil]正義之氣顯現于神色。也指義憤的心情顯露在臉上
語出《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則人莫敢過而致難于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怪感膽颜x憤慨而流露在臉上。《三國志.卷六一.吳書.陸凱傳》:「定大恨凱,思中傷之,凱終不以為意,乃心公家,義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飾,忠懇內發(fā)?!埂段拿餍∈罚诙寤亍罚骸复蠹抑Z諾連聲,義形于色,又痛罵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挂沧鳌噶x形于色」。
【解釋】形:表現;色:面容。仗義不平之氣在臉上流露出來。
【出處】《公羊傳·桓公二年》:“孔父可謂義形于色矣?!?/p>
【示例】吳蓀甫“~”地舉起左手的食指在桌子邊上猛擊一下?!蛎┒堋蹲右埂肺?/p>
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處理!
Copyright © 2020-2024 中華漢語詞典www.allstreams.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
免責聲明:本站非營利性站點,以方便網友為主,僅供學習。合作/投訴聯系QQ:1553292129